
11月16日。詹姆斯宣布其權威播客節目《球場大腦》將推出跟庫裏進行第二期對話。詹姆斯這位曆史第一人雖然多次拒絕庫裏和勇士的招募,都拒絕了十幾年,但他對庫裏還是很認可的,畢竟是自己的學生和球迷,以及國家隊小弟。
詹姆斯用“一集肯定不夠”的評語,給予了庫裏難得的殊榮。對於這位尚未躋身曆史前十、甚至還不如科比的後衛而言,能夠連續兩期參與聯盟門麵人物的深度對話,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曝光機會——在競技體育的層級體係中,這樣的破格參與本身就說明了地位差距。
與此同時,庫裏與安德瑪結束了長達十三年的合作關係。這個曾經憑借庫裏實現爆發式增長的運動品牌,如今麵臨連續八個季度銷售額下滑的困境,股價較曆史高點暴跌約九成。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恢複“自由身”的庫裏立即在訓練中穿上耐克旗下的科比戰靴,這種“打不過就加入”的姿態,與他當年因耐克在招募會上念錯名字而負氣出走的往事形成微妙對照。值得一提的是,耐克從不在乎是否錯過庫裏,因為他們有一堆更偉大的超巨。
外界哪怕不需要太認真的觀察者都能敏銳地注意到,庫裏此次向詹姆斯陣營的靠攏絕非偶然,疑似打不過就加入。作為在耐克總部擁有專屬大樓並簽下終身合約的代言人,詹姆斯在這個運動巨頭內部擁有極高話語權。而庫裏連續兩期參與其節目,恰逢他與安德瑪合約終止的敏感時期,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某種“投名狀”——在聯盟權力格局中,向頂級勢力示好往往是尋求庇護的第一步。
耐克王朝的根基從來不是靠收納二三線球星建立的,從喬丹、詹姆斯,到科比、杜蘭特、字母哥和約基奇,從錫安、東契奇到文班亞馬,真正的統治級超巨甚至隻是未來第一人候選都會自發選擇這個頂級平台。當庫裏粉絲熱衷於用“耐克陰謀論”來解釋球星起伏時,他們恰恰回避了核心問題:偉大從不依賴外部裝備。正如科比係列當年因銷量不及杜蘭特而險些被耐克放棄所證明的,商業世界隻認硬實力。如今庫裏若想獲得耐克垂青,他需要證明的不僅是球場表現,更是實實在在的商品號召力——在這個殘酷的市場上,飯圈和流量從來不是通行證和資本,影響力才是。